时间:2022-09-30 20:55:15 | 浏览:445
紫荆路、瑞丰路、经五路、纬六路、桃源路、育英街、春晓路七条次干道完成改造,焦武路、龙山路、河朱线、山区环线等“四好农村路”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创建目标,怡光路、跃进路两条主干道建设正酣……去年以来,中站区开启了道路建设的加速器,投资额度、建设规模均超过近20年的总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站区的道路建设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令人刮目相看。
“道路重建改造是惠民生、补短板的迫切需求,是‘四城联创’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也是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说。
一看:变化大
中站区变化最大的当属瑞丰路。因为修了一条路,“火”了一条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瑞丰南路,短短几百米道路东侧集聚了十几家餐饮门店,阵阵香味飘来,让人垂涎欲滴。瑞丰北路,临街墙面上镶嵌的矿车轮、齿轮、链条等工业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西大井1919”几个大字在霓虹灯下格外醒目。这里已然成为“大井小巷风情街”。
眼前的繁华景象,让人很难想起瑞丰路两侧的“前世”。
昔日的瑞丰路破旧不堪、坑洼不平,道路两侧是焦煤集团王封实业公司的废弃厂区和老旧家属房,处处零落萧条。
2018年,瑞丰路改造扩建的消息传来,激发了王封实业公司转型的信心决心。该公司确立了“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工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方向,开启了利用井架、坑口电厂遗址、铁路专线等老工业元素,全力打造集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的转型之路。
在此驻足,一边可以享受现代餐饮文化,一边可以对话古老工业文明,现代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
“将来我们要把‘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打造成焦作西部地标性旅游重地、煤矿工业主题文旅基地、全域旅游必游之地,让人们永远记住焦作的历史。”王封实业公司董事长王保才说。
“育英街有学校,改造后孩子们安全出行有保障了”“春晓路过去脏乱差,现在整洁美观了”“紫荆路是次干道,比过去扩宽了一倍”……中站区群众争相介绍道路改造扩建后带来的变化、好处,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站区的“四好农村路”。2018年,中站区完成了投资5180万元、总长42.8公里“四好农村路”创建任务,基本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特别是围绕全区打造以商贸物流休闲康养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目标,探索实施“‘四好农村路’+产业、+旅游、+休闲、+扶贫”模式,建成全长约32公里的山区环线,犹如一条丝带,缠绕在层峦叠嶂间,串起了山区10个行政村,更加畅通了山里山外的连接。
“这条路堪称中站区的扶贫路、旅游路、产业路、文化路、民俗路和健身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红兵说。
“这里有彩色休憩点、古典文化公交站、彩色护栏和道沿石彩。”中站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晨亮说,“山区道路建设是我们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还依托十二会村、赵庄村等红色革命文化和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高标准打造了长达20公里的红叶大道等,基本建成‘三季花开不断、四季草木常青’的立体式绿色生态通道。”
二看:标准高
怡光路、跃进路两条道路是中站区道路“主动脉”,贯通南北西东,预算投资2.3亿元。只见跃进路西段,地下挖开了一条很深的沟渠。“这是2×2.4米的排水渠,将来怡光路北段、跃进路东段的雨水全部汇集于此,排入防洪河内。”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说,“开挖这么大的排水渠,在中站道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建设高标准可见一斑。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是中站区道路建设标准之一。无论主干道、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在道路改造扩建过程中,中站区统筹考虑雨水、污水、供水、供气、供暖等管网建设,大力推进强弱电入地。
“我们希望地下管网一步到位,以免将来破路施工,不仅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还浪费社会资源。”中站区住建局局长林利说。
无障碍通行是另外一条标准。在紫荆路、瑞丰路等,记者发现,道路连接居民楼院、沿街单位门口全部进行无缝对接,道沿石全部采用花岗岩,浑然一体、犹如天成。
“高标准的道路建设,对促进几个区域的土地开发、投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赵红兵说。
三看:模式新
中站区的道路除了解放西路,其他都是超期服役。“道路使用都在20年以上,很多路是补丁摞补丁,群众要求重修的呼声很高。”林利说。
有一幕让中站区住建局副局长翟中强十分难忘:“那还是2017年,董红倜书记在一次调研中坚定提出,为了民生、为了发展,路必须修!”
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成了制约道路建设的瓶颈,也成了中站区委、区政府思考的大事。
善谋势者事成。
基础设施差、城市规模小,这显然是中站的短板。然而,在董红倜眼里,却看到了另外一面:发展空间大。
“我们不能就修路说修路,要将道路建设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框架中来谋划、来推进。”董红倜说。
思路决定出路。经过认真谋划、科学包装、反复磋商,2018年6月,一条重磅消息让中站人民振奋:投资约500亿元的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正式签约,拉开了中站城市全域改造提升的序幕。
按照框架协议,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建设将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全域规划、整体开发”新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基础先行、产业为基、民生为本”的原则,项目集规划、实施于中铁方“一个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村企搬迁、旧城改造,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很快,作为先期项目的道路改造率先启动,中站区的道路悄然间开始旧貌换新颜。
“忙,非常忙。”中站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杨正栋牵头负责项目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协调部门、解决问题、加快推进。
明年,中南路、新园路也将开始施工重建。届时,中站区的既有道路将全部完成改造。
“道路建设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开启了中站区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新模式,是中站区城市建设的新探索。”董红倜说,“随着整个项目的实施,一座以文化旅游、休闲康养为核心的综合性国际生态产业宜居新城将崛起在怀川大地,助力中站区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典范。”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娜 通讯员 王艺程 报道
9月12日,区委书记陈伟专题调研民便河及朱海片区建设工作。陈伟强调,要紧扣创建“国家农业公园”、打造“长三角新型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高品质打造、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西片区发展,加快转型提质,推动宿城农业弯道超车。在通湖大道入口景观现
(侨乡看两会)“边境线上的侨乡”云南保山:建设边境小康村 共享发展机遇中新社昆明3月9日电 题:“边境线上的侨乡”云南保山:建设边境小康村 共享发展机遇作者 陈静 金娟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推进侨乡发展,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2018-03-29 14:4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王丹凤 陈琦今天(3月24日)上午,椒江区举行举行“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暨“一江两岸”项目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区领导陈挺晨、杨玲玲、包顺富、李明国、郑志敏、周斌、何庆林等
楚天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高伟 通讯员肖永军)近日,记者从松滋市政府获悉,该市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以补齐民生弱项和发展短板为重点,策划储备和申报争取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松滋市已策划五类1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42.89亿元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多亏了区里推出‘两癌’免费筛查,我被查出来患有乳腺癌并及时治疗,否则肯定会贻误病情。”近日,召陵区老窝镇二村妇女刘某对区里推出的“两癌”免费筛查表示由衷感激。她告诉记者,区里还为参与免费筛查的妇女购买了商业保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陈梦娟在武钢社区,备注为“心连心”的免费WIFI,覆盖了整个社区;在赵庄村,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太行八英纪念馆、红色培训学校等红色教育观光项目如火如荼,不少游客在全长18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漫步;8
9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宋伯迅到南乐县开展下沉一线“促发展 惠民生 保稳定”专项调研。深入近德固乡佛善村、李村,现场查看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等情况,详细了解了五星支部创建、农业产业化等发展情况,实地督导了乡村委员联络室建设情况,对
9月29日,我市6个重点城建城管交通项目集中开工,涵盖道路交通、民生保障、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等领域,为决胜四季度、实现“全年红”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武景顺,市领导李卫东、杨彦玲、鹿建宇、李瑞霞、陈红阳、郭书佩出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李栀子9月30日,南阳市召开全市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有关部署要求,分析形势、对标找差,明确重点、聚焦攻坚,奋力开创南阳乡村建设新局面。近年
2021年冀州区要完成哪些项目?要落实好哪些民生实事?你关心的问题有答案了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确定10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01实施冀州红军学校新建项目建设四层教学楼3栋,并建设人防工程、围墙、大门、设备